据报道,老龄社会的时间表是按照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和劳动人口与老龄人口的赡养比进行度量的,分为老龄社会、深度老龄社会、超级老龄社会三个阶段。我国在2000年达到7%和10︰1,进入老龄社会;约在2025年达到14%和5︰1,进入深度老龄社会;约在2040年达到21%和2︰1,进入超级老龄社会。
槐荫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7.5万,老龄人口比例和劳动人口与老龄人口的赡养比分别为16%和1.13:1,已经提前进入深度老龄社会。
面对如此严峻局面,槐荫区老龄工作者不等不靠,通过创新为老服务理念和扶持老年文化建设,为全区老年人构建了幸福银龄的现实美景,被区委相关领导评价为:“部门弱势,工作不弱势,小部门办大事!”
为老服务既是手段也是目标
区老龄办坚持把老人的反映作为老龄工作的第一信号,把老人的需求当成老龄工作的第一任务,把老人的追求视为老龄工作的第一方向,不断创新老龄服务理念,强化“以人为本,执政为老”的思想基础,以老年人“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幸福不幸福”作为老龄工作的标准,按照“权为老人所用、情为老人所系、利为老人所谋”的工作要求,将老龄工作推向一个新局面。
小小宣讲袋,饱含情和爱。区老龄办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接到老年人咨询相关老龄政策的来电来访,结合全区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方便老年人更全面、更准确、更及时地了解相关政策文件,区老龄办制作大批老龄政策宣讲袋,宣讲袋放置资料内容包括《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老年优待证办理、银龄安康保险办理、老年乘车卡办理、高龄补贴申报等老年人关心和咨询比较集中的老龄优待政策,发放给前来办理老年证的老年人,在全区形成了“宣讲袋在手、跟着政策走”的良好格局。
一份意外险,保障老人安。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日常生活中遭遇意外伤害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群体,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我们时常会接触到“老人外出意外跌倒,扶还是不扶”的新闻报道,针对这一突出社会问题,区老龄办经过民主集中讨论,积极向区政府申请专项资金,在全区实施“银龄安康惠进万家工程”,为全区60岁至80岁无养老退休金、低保及低保边缘的困难老年人,为“老槐树”文化艺术协会全体成员及济南市“老槐树”老年志愿服务团所有团员,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组合保险”,政府投入资金由最初的24万元增至现在的50万元。全面实施“银龄安康惠万家工程”,能够发挥商业保险机构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促进养老保障事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提高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能够增加养老保障的渠道,减轻政府和个人负担,解决“扶还是不扶”的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数据采集全,工作走在前。区老龄办每年年初根据日常业务工作所需(困难救助、高领补贴发放、银龄安康工程、老年优待证办理、老年文体活动开展等)对全区老年人口和“老槐树”艺术协会成员等各类老年人数据进行详细分类登记,以前采集过的,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补充更新,形成详实的数据资料,为全年老龄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基础性保障,确保每项工作都能保质保量提前完成。
宣传阵地广,敬老氛围好。开展老龄工作宣传很重要,槐荫区老龄办近年来非常重视宣传工作,将孝道文化宣传纳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根据省市老龄办宣传考核文件要求,槐荫区在加强与省市电视台、各级报刊杂志联系,认真维护市区两级老龄网站的同时,不断创新思路,积极开拓新的宣传渠道。我们抓好重大节日的集中宣传、重大主题系列宣传,扎实开展好“敬老月”活动,举办全区庆祝老年节暨敬老文明号表彰大会、老年书画摄影展、老年棋类比赛、老年文化惠老广场展演等活动。同时,我们开辟新的宣传途径,自2016年1月起与济南广电移动电视有限公司合作,我区为老服务的信息在龙奥大厦、舜耕中心、市房产大厦三地的移动电视上滚动播出,社会反映效果非常好,这一次尝试性的破冰之旅举措,拓宽了为老服务宣传渠道,为老龄宣传开辟了新渠道。
“老槐树”成为槐荫区新名片
文化养老是相对于物质赡养而后起的一种积极的养老理念,旨在帮助老年群体树立健康积极的老年价值观,是一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槐荫区老龄办通过在全区开展“老年文化教育建设促进年”主题系列活动,加大老年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和工作力度,积极整合全区文化活动资源,搭建以“组织、教育、活动、交流、服务”为内容的“五大”平台,完善区、街道、村(居)三级老年文化组织体系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化活动,不但让“文化养老”落地生根,枝繁叶茂,“老槐树”成为槐荫区的新名片。
盘活资源,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通过深入调研、征求民意,区老龄办利用辖区优势资源,整合全区老年文化队伍,成立“老槐树”文化艺术协会,下设“老槐树”文化艺术团(含老年合唱团、健身舞蹈队、芭蕾舞队、腰鼓队、民族舞队、老年乐队、老年戏曲票友会)、书画研究会、老年太极拳协会、老年旅游协会、老年摄影协会、老年面塑班等社团。“老槐树”文化艺术团在全区开展的“情暖夕阳 孝行槐荫”老年文化惠老广场展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带领各艺术分团为全区老年人呈现了多场文艺饕餮盛宴。艺术团还积极参加省市区各级各类文艺演出及公益活动,取得骄人成绩,同时志愿到老年公寓、社区为老年人表演,深受广大老年人的欢迎。我们不断加大对艺术团体的资金扶持力度,改善演出设备条件,提高了艺术团的演出质量,截至目前,为“老槐树”艺术团、森林公园分团等10个团队配发了价值10多万元的演出服装和道具等,老年文化团队建设得到加强。充分利用“老槐树”文化艺术协会的优势资源,在全区开展了以“老槐树”艺术团进社区、摄影进社区、太极进社区为内容的“三进社区”活动,在“敬老月”期间举办老年人书画摄影展,为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搭建平台,真正把文化、欢乐和祝福送到老人家门口,丰富了老年人晚年文化生活。
因势利导,创建老年文化活动基地。区老龄办借助相关单位已建文化活动场地的有利条件,在符合创建条件的道德街办事处、绿苑福鼎老年公寓、营市街办事处等7家设立老年文化活动基地并进行挂牌,实现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并对开展活动经常、管理服务优质、群众满意度高的老年活动基地实施“以奖代扶”,配备移动影库、音响等适合老年人活动所需的器材,基地每天都要向老年人开放使用,提供必要的服务内容,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了开展活动和展现自我风采的平台。在建立老年文化活动基地的同时,我们联合爱心企业,积极发挥爱心企业资源优势,在社区设立老年文化书屋,为爱读书、想读书的老年人提供在社区免费读书、交流读书心得的平台。我们下一步将把老年文化活动基地与老年文化书屋的建设结合起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需求,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志愿奉献,共建温馨和谐大家园。济南市“老槐树”老年志愿服务团成立以来,团员们进基层下社区,为社区和老年公寓的老年人提供文艺演出、义工、义务教授太极拳和摄影等形式多样的服务,志愿服务团的成立不仅为全区“老槐树”品牌服务活动注入了新的生力军,也为全区老年志愿服务工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在志愿服务领域里还活跃着一支“一小时”公益圈的志愿服务群体,参与者大多数为老年人,他们志愿为困境中的人们提供一点点帮助,牺牲一点个人时间,他们是微公益里的大行者。在开展“情暖夕阳 孝行槐荫” 老年文化惠老广场展演活动中,“老槐树”老年志愿服务团和“一小时”公益圈的志愿者们积极参与,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冒着高温酷暑为活动提供志愿服务。老年志愿者在扶贫帮困、助老助残、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全民健身、大型活动、公益事业等领域发挥自己的特长,让自己“在奉献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实现价值”,共同建设我们的温馨和谐大家园。
|